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测验目的
常模参照测验:旨在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关注个体间的差异,尤其是个体在常模中的相对位置,是一种相对评价。
标准参照测验:旨在评价被试是否达到某一特定标准,关注个体是否达标或达到何种程度,是一种绝对评价。
测验编制原则
常模参照测验:重点关注区分度,命题时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追求中等难度、高区分度和测验长度,以确保考生分数的变异最大化。
标准参照测验:重在界定个体的达标程度,测量目标需明确、具体,试题与测量目标之间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测量同一目标的试题数量要足够且具有较高的同质性。
解释分数的方式
常模参照测验:以常模群体的平均分数为参照点,将个人成绩与常模比较,并将比较结果所反映出来的差异数量化,以便于个体间的比较和选拔。
标准参照测验:以某一特定标准作为参照,将个人分数与这一标准进行比较,看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应用范围
常模参照测验:常用于大型标准化考试、升学考试、各种竞赛性考试等,主要用于个体间的比较和选拔工作。
标准参照测验:常用于水平测验,主要用于鉴定个体是否达到某一能力等级或教学目标,强调测验内容是否良好地代表既定标准或教学目标。
信效度指标
常模参照测验:通常以相关系数作为信度指标,用测验与效标间的相关系数作为效标关联效度指标。
标准参照测验:以荷伊特信度和分类一致性信度作为信度指标,效度指标常用“决策效度”。
总结: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在目的、编制原则、解释分数方式、应用范围以及信效度指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常模参照测验侧重于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评价,而标准参照测验侧重于个体是否达到某一特定标准或教学目标的绝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