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作者的爱国情感。以下是四个具有爱国情感的句子赏析: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藤野先生的伟大胸怀。他不仅关心个人的学术成就,更关心医学知识的传播和国家的进步。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教导,不仅是为了学术上的提升,更是为了中国医学的发展。这种无私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令人肃然起敬。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赏析: 这句话通过比喻,揭示了那些附庸风雅、庸俗丑陋的“清国留学生”的真实面目。他们虽然头顶着大辫子,表面上看似尊重清朝,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丑态。这种对比讽刺了那些盲目崇拜外国、忽视自身文化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和批判。“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对国人麻木不仁的痛心。他在仙台看到中国留学生对枪毙犯人的欢呼,感到震惊和愤怒。这种欢呼不仅是对暴行的麻木,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堕落。鲁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种国民性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鲁迅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不仅是一个地理记忆,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缅怀。鲁迅通过对这些地名的提及,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也深刻反映了鲁迅的爱国情感和对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