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没有实质性内容或意义的状态:
虚无通常用来形容抽象的事物,如虚无缥缈、虚无飘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感觉或状态,如虚无感、虚无落寞。
道家的哲学概念:
在道家哲学中,虚无是指“道”的本体,谓道体虚无,故能包容生万物。虚无也是宇宙终始之外的一种没有任何意义和属性的超时空、超物质的绝对存在,是宇宙万象之源泉,万物之归宿。
空无所有:
虚无还可以理解为空无所有,指想象或理想,盲目地否定一切或排斥一切。
心境恬淡空净:
在中医和哲学中,虚无也用来指心境恬淡空净,无欲无求的状态。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天空或清虚之境:
虚无还可以用来形容天空或清虚之境,如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中的“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
荒诞无稽:
虚无还可以表示荒诞无稽,指没有实际依据或意义的事物。
先于具体事物存在的状态:
在老子的哲学中,虚无是一种先于具体事物存在的状态,是一种生成万物的原初的、混沌的状态,它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蕴含无限可能性的状态。
综上所述,虚无是一个具有深刻哲学内涵和多义性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