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原话是:“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是孔子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所达到境界的描述。具体解释如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
三十而立:
三十岁时能够自立。
四十而不惑:
四十岁时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
六十而耳顺: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于人生修养和道德境界的追求,强调了通过长期的学习和修炼,达到一种内心自由、行为合礼的境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