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是一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言论。以下是一些《国语》中的经典语录: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出自《国语·晋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周语下》。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出自《国语·齐语》。
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出自《国语·越语》。
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出自《国语·周语》。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出自《国语·晋语》。
恶有衅,虽贵,罚也。出自《国语·鲁语上》。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出自《国语·周语中》。
兄弟之怨不征于他。出自《国语·鲁语下》。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出自《国语·周语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出自《国语·周语上》。
王事惟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出自《国语·鲁语上》。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出自《国语·郑语》。
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出自《国语·郑语》。
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出自《国语·郑语》。
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出自《国语·郑语》。
言之甘,其中必苦。出自《国语·郑语》。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出自《国语·越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国语·郑语》。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出自《国语·郑语》。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出自《国语·郑语》。
这些语录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