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和《白杨礼赞》是两篇具有深刻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两篇作品的鉴赏:
《白杨礼赞》
象征意义
白杨树象征了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以及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文章通过对比南方的秀气山水和北方的壮丽风景,以及柔软娇弱的小草和挺拔茁壮的白杨,展现了白杨树独特的气质和风骨。
托物言志
作者茅盾借对白杨树的歌颂,表达了对北方军民的赞美和对民族解放斗争的支持。
对比烘托
文章通过对比贵族化的楠木和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面前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
描写外形
白杨树的形象被描绘为笔直、力争上游,既表现了其外形特征,也象征了其内在精神。
直抒胸意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直接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海燕》
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革命队伍中的胆小鬼,乌云、狂风则象征了当时的反动势力。
托物言志
作者通过写海燕的高尚品质,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对比烘托
文章通过对比海鸥、海鸭、企鹅等害怕革命的表现和海燕的勇敢无畏,突出了海燕的英勇精神。
描写外形
海燕的形象被描绘为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展现了其矫健、敏捷的特点。
直抒胸意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海燕的叫喊和飞翔,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预言和期待。
总结
《白杨礼赞》和《海燕》都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前者通过白杨树象征坚韧不拔的北方农民,后者通过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革命先驱。两篇文章在修辞手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更加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