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旨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以下是对其中实词和虚词的整理和解释:
实词
兴 :兴起,如“风雨兴焉”。而
表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假设关系,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焉
兼词,相当于“于是”或“于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
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语气助词,用于句中,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
语气助词,用于句中,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乎:
相当于“于”,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
代词,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虚词
而
表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假设关系,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焉
兼词,相当于“于是”或“于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
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语气助词,用于句中,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
语气助词,用于句中,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乎:
相当于“于”,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
代词,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特殊用法
一词多义
绝:
如“群响毕绝”。
强: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望:如“日夜望将军至”。
假: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通假字
輮:通“煣”,使弯曲。
有:通“又”,如“虽有槁暴”。
名词活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游水。
木直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建议
在学习《劝学》时,建议结合具体的句子和语境来理解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多读、多背、多练,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