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宗的古湘语可以认为是 南楚语。南楚语是古楚语在秦汉时期湖南境内与湖南的土著民所操的语言糅合形成的语言,可以说是“楚语”的嫡系或支系,同时也是吴语的近亲。南楚语最早在西汉杨雄的《輶轩使者语释别国方言》中出现,并多与“江、湘”等并举。南楚大概包括今天的湖南、江西大部以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南楚语的词汇一部分吸收成为汉民族共同语,而一部分则保留在湘方言中,比如:“湘沅交界呼儿为崽”,此用法依然在湘方言口语中。
此外,湘乡话也属于古楚语,通行于古湘乡地区,包括今天的湘乡市、双峰县、娄星区以及涟源的一部分(1952年以前一直是一个县)、韶山大坪乡等地,属于湘中语-湘双小片。湘乡话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两个古语之一,是湘语当中比较保守、受官话影响较小的一支,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古全浊舒声字,具有完整的元音高化链,绝大部分地区拥有七个声调,与北部新湘语长沙话有较大差别。
综合来看,南楚语和湘乡话都是古湘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南楚语的影响范围更广,覆盖了湖南、江西大部以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而湘乡话则主要集中在湖南中部的湘乡市、双峰县、娄星区等地。如果要从现代湘语的角度出发来命名一个“古湘语”,可以将“南楚语”称作“古湘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