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孝道故事集,由元代郭居敬辑录,包含了24个关于孝子的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展现了孝子们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以下是部分孝子的故事: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得到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的神奇待遇。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啮指痛心:
曾参,孔子的得意弟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现了孝子的孝心和孝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