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一部收录了许多古代孝子故事的集子,这些故事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二十四位孝子在生活中行孝的事迹。这些故事在古代被广泛传颂,成为孝道文化的典范。
《二十四孝》的由来
《二十四孝》的成书时间较晚,是在元代郭守正在公元13世纪辑录的24位古人孝道事迹,并由王克孝绘制成《二十四孝图》,从而流传世间。
主要故事及其由来
孝感动天 故事:
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依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得到大象和小鸟的帮助,最终帝尧把帝位让给了他。
戏彩娱亲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拿着拨浪鼓戏耍,甚至装哭逗乐父母。鹿乳奉亲
故事: 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时想吃鹿乳,郯子就身披鹿皮,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最终成功并得到了父母的赞扬。百里负米
故事: 春秋鲁国人仲由,年轻时家贫,自己常吃野菜,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大官,仍然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想为父母去负米,也不能再做到。亲尝汤药
故事: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总结
《二十四孝》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代孝子们对父母的深厚孝心和无私奉献,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象征。这些故事不仅教育了后代要尊敬和孝顺父母,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