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具体来说,这个成语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谦虚好学:
孔子认为,无论学问或职位高低,都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他人请教。
真诚求教:
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丢人,反而是一种值得赞扬的行为。
广泛学习:
孔子提倡不仅向老师、长辈请教,还要向普通百姓学习,认为群众中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个成语现代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具有积极的倡导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