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意思是 即使每句话都说得对,也不如保持沉默不语。这句话是 清代名臣张廷玉的处事哲学。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担任刑部侍郎,第二年康熙将其调为吏部侍郎。
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赠张元朴》,全句为:“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黄庭坚通过这八个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言语的智慧——在适当的时刻选择沉默,是一种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言行的严格控制。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言语与沉默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虽然有时候说话可能更为恰当,但在某些情境下,保持沉默比言语更为珍贵,因为沉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误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