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二十四孝图》中确实提到了郭俊梅儿(实际应为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老莱娱亲等故事。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在这部作品中,鲁迅重点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郭巨埋儿:
汉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家里穷苦得很。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现在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再到母亲里去进食物。有一天,郭巨在母亲屋里,忽听得有人来报:“你儿子回来了!”郭巨听了,忙出来看时,却是他母亲死了。原来,郭巨的母亲为了省下食物给孙子吃,自己饿死了。郭巨见母亲已死,又害怕父亲责罚,就把儿子埋在母亲的肚子里,只露出一个头。等到第二天早晨,邻居们看见了,来报知郭巨的父亲。郭巨听说母亲死了,又见儿子还在,心中暗暗欢喜,连忙将儿子抱出来,说:“快去请叔叔伯伯来。”邻居们听说,都来观看。郭巨把儿子一丢,就往学堂里去了。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通过对这些孝道故事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