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代表作,全诗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典故赏析
燕然典故:
出处:典故出自《后汉书》,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应用: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王维在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运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这里,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要像窦宪那样在边塞奋勇作战、建立不朽军功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流露出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
诗句赏析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解释: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关慰问将士,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赏析:首联交待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和到达地点,表现了诗人对边关的关切和对将士的慰问之情。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解释:诗人以“征蓬”自喻,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
赏析:颔联通过比喻手法,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同时也暗写了自己被排挤的内心感受。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释:诗人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孤烟直上,长河落日浑圆。
赏析:颈联以“直”和“圆”两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感受和对边塞风光的赞美。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释:诗人到达边塞,遇到侦察兵告知都护已在燕然前线,战争已取得胜利。
赏析:尾联虚写战争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和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
总结
《使至塞上》通过描绘边塞的壮丽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运用“燕然勒功”的典故,更显慷慨悲壮,抒发了诗人要像窦宪那样在边塞奋勇作战、建立不朽军功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