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魏相传》,讲述的是汉宣帝时期,侍郎郑吉奉命率领罪人去西域渠犁开垦荒地,屯田积谷,供应来往的使者团需求。车师国时常袭扰国境,勾结匈奴,劫掠汉朝的使者。郑吉出兵攻打车师国,车师国不敌投降。郑吉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自己回到渠犁。匈奴骑兵赶到,向车师国发起进攻,郑吉回救,但未能成功。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丞相魏相认为,仗着国家强大、人口众多,欲在敌人面前显示威风,这种骄傲的军队必定会失败。
汉宣帝最终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攻打匈奴,避免了因骄傲轻敌而导致的失败。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骄兵必败”,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最终必然会失败。
这个成语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军事和政治场合,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胜利或优势而骄傲自满,否则就会招致失败。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