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用作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或特定时刻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宋·毛滂的《桂花歌》中写道:“玉阶桂影秋绰约,天空为卷浮云幕。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宋·晏殊的《中秋月》中提到:“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提到桂花,但“海上生明月”和“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常常与桂花联系在一起,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宋·谢懋的《霜天晓角·桂花》中写道:“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桂花的淡雅花朵和浓郁花香,表达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美好回忆。桂花不仅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美丽的外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更在诗词中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思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