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与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指代不同
竽:古代簧管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但体积较大,管数较多,传统上采用三十六簧的设计。
笙:簧管乐器,一般有十七根长短簧管(其中三根不发音)插于铜斗中,奏时手按指孔,利用吹吸气流振动簧片发音。现代有二十二至三十二簧笙及加键笙等。
性质不同
竽:形声字,从竹,于声,本义为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略大。
笙:形声字,从竹,生声,本义为簧管乐器。
大小和簧数量不同
笙的体积小,一般长四尺,簧片数量较少,常见的有二十一簧和二十四簧高音笙。
竽的体积大,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簧片数量较多,传统上为三十六簧。
管数不同
笙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竽管的数较多,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
音色和演奏技巧不同
竽的音色醇厚、深沉,富有表现力,适合演奏庄重、典雅的乐曲。演奏技巧较为复杂,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笙的音色清越、高雅,音质柔和且歌唱性强,具有独特的中国民间色彩。演奏技巧上,笙主要用气流吹奏,注重旋律的流畅性和优美性。
历史背景和使用场合不同
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度在宫廷、贵族或市民中广泛流行,但现已较少使用。
笙同样是中国古代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现代国乐团中,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综上所述,竽与笙在形状、大小、簧片数量、管数、音色、演奏技巧以及历史背景和使用场合上都有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