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由自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ù yóu zì qǔ,意思是 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其自身错误的行为或决策而导致不良后果,这样的后果是他自己造成的,应该自己承担责任。
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左传·宣公十一年》:宋之盟,楚人许伯御乐鬼谷,射中康王麋,麇奔,马蹶。许伯曰:“非不能伤也,不欲害命也。”康王曰:“射之则已矣,又何旌焉?”乃旌之。君子曰:“康叔于是乎不廉。凡不孝不友,其刑兹罔赦,况辱君以求荣,罪孰大焉?犹及其未远也,是以在此。”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
1. 他品行恶劣,难怪大家会群起而攻之,他这是咎由自取。
2. 她因为背叛了朋友而遭受了惩罚,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3. 任何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咎由自取是不可避免的后果。
近义词
自食其果
罪有应得
自作自受
反义词
改过自新
回头是岸
这个成语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应推诿给他人或外部因素。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