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父为马”的典故出自 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在这个故事中,一位名叫林宾日的知识分子,他的儿子林则徐自幼跟随他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林则徐聪颖异常,勤奋好学,七岁即能作八股文,十二岁参加府试时,因年幼被父亲骑在肩上送进考场。主考官看见后,笑着对他说:“子将父作马”,林则徐应声答道:“父望子成龙”。主考官对他才思敏捷,出语不凡,颇为赞赏。最终,林则徐以第一名中秀才,十九岁考取举人。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林则徐的聪明才智,还体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林则徐后来成为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成就与父亲的教导和期望密不可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