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家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乐意扮演角色: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享受游戏的乐趣。
学习礼貌用语:
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来招待小客人。
选择游戏角色: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的角色。
遵守游戏规则:
幼儿能够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能够初步学会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
设置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等不同的娃娃家场景。
游戏材料:
准备娃娃、奶瓶、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鸡毛掸、抹布、扫把、簸箕等玩具和用具。
食品和家具:
准备水果、蔬菜、鸡蛋、肉、面包、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汤匙等)以及桌、椅、床、柜等家具。
自制电话:
为了增加游戏的真实感,可以自制四部电话。
安全措施:
确保所有游戏道具无尖锐边角,无毒无害,符合幼儿使用安全标准。检查游戏区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电线裸露、家具不稳等。
活动过程
分享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在娃娃家游戏中最喜欢的角色和游戏经验,以及从生活中观察到的父母行为。
引入新内容:
提出问题,讨论如何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并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角色选择: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并通过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游戏进行:
幼儿根据角色进行一系列家庭活动,如做饭、喂食、洗澡、穿衣、梳头等。
教师指导:
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活动结束
回顾游戏:
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分享游戏体验。
评价与反思:
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反思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娃娃家游戏,增进亲子互动。
延伸活动: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其他家庭的娃娃家,或者开展与家庭生活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制作家庭相册、布置家庭场景等。
活动反思
在娃娃家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要求,看准时机参与加以指导,使游戏更有教育价值。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调整活动策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