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春》原文如下:
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
在神话般的夜里,
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
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赏析:
艾青的《春》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尤其是龙华的桃花,以及与之相关的夜间、风、寡妇的咽泣等元素,表达了对于生命、牺牲和希望的深刻思考。
桃花的象征意义
桃花在这里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光明和新社会的象征。桃花的开放代表着烈士们鲜血的代价,预示着更美好的未来的到来。
“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实写,也是对历史事件的虚写。实写在于五烈士的牺牲发生在春天,虚写则在于桃花象征着烈士们的牺牲和理想的胜利。
夜间与寡妇的咽泣
“在那些夜间开了”和“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这两句,描绘了烈士牺牲时的残酷环境和家属的悲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通过这些描写,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刽子手的狰狞面目,却让读者感受到刽子手的残忍和无情。
古老土地的象征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这一句象征着旧社会的残酷和对年轻人的压迫。
土地的饥渴和野兽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反动派的残忍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烈士们牺牲的悲痛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春天的希望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这一句象征着烈士们的牺牲换来了春天的希望和新生。
“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这一句,以桃花的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烈士们牺牲的意义和未来的光明。
结尾的哲理
“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这一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既是对春天来源的回答,也是对烈士们牺牲意义的总结。
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由烈士们的英勇牺牲换来的,强调了烈士们牺牲的伟大和意义。
总的来说,艾青的《春》通过桃花的象征意义、夜间与寡妇的咽泣、古老土地的象征以及春天的希望等元素,表达了对于生命、牺牲和希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烈士们牺牲的崇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