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后来不愿提起高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治立场和命运的不同:
李白因永王谋反案受到牵连,被下狱并流放夜郎。而高适在这场政治风波中站在了朝廷一方,担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两人因此政治立场和命运发生了严重分歧。
个人恩怨:
有传说称,李白在流放夜郎期间曾写信给高适求救,但高适置之不理,最终导致李白流放夜郎。这一事件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恶化,甚至绝交。此外,高适在一些场合对李白的才华表示过怀疑和挑战,这也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高适的避讳:
为了避讳李白的名字,高适在其诗作《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等作品中,将提到李白的地方都改成了“诸公”。这种明显的避讳行为,也反映了两人关系的恶化。
综上所述,李白后来不愿提起高适,主要是因为两人之间存在深刻的政治分歧和个人恩怨,高适的避讳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两人之间的隔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李白在后来的岁月里,尽量避免提及与高适有关的事情。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