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并不是指送的"鹅毛信",而是指 长途跋涉,行程千里,送鹅毛为礼,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成语含义
成语:千里送鹅毛
发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故事背景
相传,唐贞观年间,云南土司缅氏派遣使臣缅伯高带珍珠宝物向朝廷进贡,同时还带了一只白天鹅。到了湖北沔阳地区,天鹅口渴,缅伯高放它到湖里喝水,结果天鹅飞走,只留下一片鹅毛。缅伯高只好将这片鹅毛用锦缎包好,并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去见唐太宗。唐太宗看了这首诗后,十分赞许,并安抚来使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常与“礼轻情意重”连用。
近义词
千里寄鹅毛、千里鹅毛。
综上所述,“千里送鹅毛”是一个用来形容礼物虽然微薄但情意深厚的成语,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诗,并通过缅伯高送鹅毛的故事流传至今。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