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籍,配有图画。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代孝子孝女为了孝敬父母、亲人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高度重视和推崇的体现。以下是二十四孝的具体故事:
孝感动天:
虞舜的故事,他因孝顺父母感动了天帝,最终成为帝王。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郯国国君,他为了满足母亲对鹿乳的需求,化身为鹿,最终感动了天地。
百里负米:
仲由,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为了养活母亲,常常背米百里之外。
芦衣顺母:
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因继母虐待而衣衫褴褛,但依然孝顺父母,最终感动父亲。
亲尝汤药:
刘恒,西汉文帝,他亲自尝药,确保母亲服药安全。
啮指痛心: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因思念母亲而咬断手指,最终感动天地。
卖身葬父:
董永,东汉时期孝子,他为了埋葬父亲,卖身为奴。
刻木事亲:
丁兰,东汉时期孝子,他用木头刻成母亲的形象,每日侍奉。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期孝子,他背母逃难,靠做苦工供养母亲。
怀橘遗亲:
黄香,东汉时期孝子,他六岁时怀藏两个橘子回家给母亲吃。
埋儿奉母:
郭巨,晋朝孝子,他为了满足母亲对儿子的渴望,将儿子埋于土中,最终感动天地。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时期孝子,他夏天用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
拾葚异器:
蔡顺,汉朝孝子,他在拾葚时,将不同颜色的葚子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表现了他对母亲的孝顺。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时期孝子,他的妻子为了满足母亲对鲤鱼的喜爱,每天跃入水中捕鱼,最终感动天地。
闻雷泣墓:
王裒,西晋时期孝子,他在母亲去世后,每次听到雷声就会哭泣,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孝子,他侍奉继母如同生母一般,表现了他对继母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