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一种汉语语言游戏,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句是一个普通的语句,后半句是一个巧妙的谐音或反义词,旨在引起听者的思考和娱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及其解释:
开水锅里洗澡——熟人
解释:在开水锅里洗澡,意味着已经在熟悉的环境中,因此是“熟人”。
看见岳父不搭腔——有眼不识泰山
解释:看到岳父却不敢搭腔,形容人虽有眼却认不出重要人物。
吃菠萝问酸甜——明知故问
解释:吃菠萝时明知其酸甜,却还要问别人,表示故意问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解释:口袋里装钉子,每个钉子都想要出头,比喻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
苍蝇叮菩萨——没人味
解释:苍蝇叮菩萨,形容做事不考虑后果,缺乏敬畏之心。
吃饱了溜大圈——撑的了
解释:吃饱后四处走动,形容人闲得无聊。
长江里的石头——经过风浪
解释:长江里的石头经过无数风浪,比喻人有丰富的经历和应对能力。
刀砍大海水——难舍难分
解释:用剑砍大海,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形容事情难以做到,难以分开。
到手的肥肉换骨头——心不甘
解释:得到的东西又失去,自然心有不甘。
雕像匠不给神像扣头——知道老底
解释:雕像匠不给神像扣头,意味着他知道神像的秘密,不尊重神灵。
东扯葫芦西扯瓢——故意找茬儿
解释:说话东拉西扯,故意找话题挑起争端。
雨打黄梅头——倒霉
解释:雨打在黄梅头上,预示着倒霉的事情即将发生。
半两棉花——免谈
解释:半两棉花无法弹,因此不用谈。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解释:秃子打伞,没有头发,无法遮天,比喻行为肆无忌惮。
矮子过渡——安心
解释:矮子过河时,水淹到心口,反而感到安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
解释:在马店买猪,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解释:腊月天气寒冷,人们容易动手动脚,形容忙碌。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解释:父亲向儿子磕头,显然是不合常理的行为。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
解释:在公共厕所扔石头,会激起大家的愤怒。
反穿皮袄——装佯
解释:反穿皮袄,表面上是装羊,实际上是伪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解释:孔夫子搬家,净是书,比喻总是失败。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解释:孕妇走独木桥,为了安全不得不冒险。
府官进县衙——大摇大摆
解释:府官进入县衙,态度傲慢,大摇大摆。
放了气的皮球——软蛋
解释:皮球放了气,变得软绵绵的,比喻人没有斗志。
放了血的猪——趴下了
解释:猪被放了血,趴在地上无法动弹,比喻人被打败。
房檐上玩把戏——玩命
解释:在房檐上玩把戏,非常危险,比喻做事不顾后果。
房檐上吊的鱼——干起来了
解释:鱼挂在房檐上,已经干涸,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房顶上的窟窿——不是门儿
解释:房顶上的窟窿显然不是门,比喻事情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解决。
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