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的名人名言及其故事如下:
孔融让梨
名言:“孔融让梨”。
故事: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七岁时,家里来了客人,母亲让他分梨。孔融挑选了最小的一个梨子,把大的梨子让给了哥哥们和弟弟。当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说:“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
六尺巷
名言:“六尺巷”。
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因宅基地发生争执。张英回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让出三尺,邻居也让出三尺,最终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成为佳话。
蔺相如对廉颇的回避
名言:“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故事:战国时期,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回避与廉颇的冲突,最终廉颇负荆请罪,两人成为挚友,共同辅佐赵国。
梅兰芳拜师
名言:梅兰芳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
故事:京剧大师梅兰芳拜齐白石为师,在齐白石到访时,他总是让老师先坐,自己则站在一旁,表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和谦逊。
这些故事和名言都体现了“让”的重要性,无论是家庭中的兄弟和睦,还是国家间的和平共处,谦让和宽容都是维系和谐的重要美德。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