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主要描写了父亲和“我”两个人物形象。
父亲
重视教育:父亲是一个重视孩子教育的人,他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在即将出发看迎神赛会时,他利用“我”急切、兴奋的心理,让“我”读书背书。
威严与隔阂: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有威严,但和孩子之间存在隔阂。他强迫“我”背诵《鉴略》,使“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严厉与慈爱:尽管父亲在教育孩子时显得严厉,但鲁迅先生对父亲有着强烈的爱。他忏悔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表明父亲在“我”心中是一个严厉而又慈爱的形象。
“我”
好奇与向往:“我”时年七岁,对迎神赛会充满向往,体现了儿童好奇的心理。“我”甚至想要生一场重病,以便和赛会发生一点关系,这凸显了“我”对迎神赛会的向往程度之深。
失望与痛苦:当“我”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后,感到失望和痛苦,这种情绪反映了儿童在面对封建家长制时的无奈和反抗。
总体来说,父亲形象是一个严肃、威严但又不失慈爱的封建家长,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方法严厉,但内心充满了对子女的爱。而“我”则是一个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儿童,面对父亲的强迫,既感到痛苦,又对父亲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鲁迅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