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所言。子贡问政,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再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因此,“民无信不立”的下一句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这两句话已经是该对话的结尾。在孔子看来, 民无信不立,意味着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无法长久存在下去。这句话强调了诚信在国家治理和个人品德中的重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