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作中,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吴中田妇叹》 内容:
这首诗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农民在久雨中盼望天晴的忧愁和悲苦,以及朝廷政策错误导致的钱荒米贱,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还进一步揭露了那些压榨人民却又自称是好官的权贵们,表现了苏轼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敢于触及时政的精神。
《荔枝叹》
内容: 这首诗控诉了唐玄宗和杨贵妃要地方进贡荔枝新加于人民的祸害,抒发了广大人民“至今欲食林甫肉”的深仇大恨,并指斥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和那些靠人民血汗“争新买宠”的当朝权贵。《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内容: 诗中描写了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来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的场景,不仅描写了风景,还讽刺了那些不劳而食、坐享清福的剥削者。《初到黄州》
内容: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黄州自然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困惑和疑虑,以及热衷国事的决心。《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内容:
这首词通过描写孤鸿影、寒枝等意象,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孤独寂寞的心境。
这些诗作不仅反映了苏轼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同情,也展示了他敢于直面社会矛盾、勇于批评时弊的精神。通过这些诗,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作为一位伟大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