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jué rú lǚ,形容 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这个成语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原意是形容局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后来也用来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具体来说,不绝如缕可以用来形容以下情况:
局面危急:
如《公羊传·僖公四年》中所述,形容局势像细线一样,随时可能断裂,非常危急。
声音低沉微弱:
如描述音乐婉转悠长,声音细微而连绵不断,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气息微弱:
如形容呼吸或气息低沉而微弱,时断时续。
技艺继承人稀少:
比喻某种技艺或学问的继承人很少,如传统技艺濒临失传。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它的准确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例如,虽然有时会被误用来形容“持续不断,经久不息”,但这并不符合其原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