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诚信而不立”这句话是 孔子说的。在《论语》中,孔子明确指出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外,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曾在与孔子的对话中提及,如果必须去掉一项以使国家得以生存,那么应该去掉军备,因为粮食和军备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而失去人民的信任则会导致国家的崩溃。
孔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诚信在个人品德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也无法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孔子是“人无诚信而不立”这句话的提出者,并且这一观点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阐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