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实行路队制放学,不在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注意来往车辆。
不满12周岁不骑车,不骑“三无”车,骑车不带人,不在公路上骑飞快车。
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的车辆。
校园安全
注意日常行为习惯,上下楼梯靠右轻走,不随便摸灭火器材、电线、各种开关。
在学校各种劳动中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户、搬桌子等,预防意外事故。
不到坑、池塘、施工重地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
不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禁止活动的场所。
家庭安全
不跟随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让陌生人随便出入家门。
了解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如不触碰插座,不在使用电器时离开。
认识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学会简单的应急措施。
食品安全
认识食物的颜色、形状,学会分辨过期食品,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
网络安全
理解个人信息保护,不随便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
防火与防爆知识
了解火灾类型和起火原因的简单知识,养成不玩火、不抽烟、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竹,不带火种进山林等良好习惯。
掌握轻微火情的扑灭办法和在公共场所、山林火灾中逃生的自救常识。
活动安全
在校内外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常见事故,掌握在危险情况下的避险方法。
参加集体劳动时,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了解该项劳动的安全常识,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危险部位。
自然灾害防护
认识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学会简单的应急措施。
心理建设
援助孩子心理建设,避免孩子的人生走弯路。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在危险情况下的避险方法,初步具备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从而确保他们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