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老子淡泊名利原文?

59

老子在《道德经》中表达淡泊名利的原文如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

名声和身体,哪个更亲近?

身体和财物,哪个更多?

获得和失去,哪个更令人痛苦?

过于执着名利必然导致巨大的耗费,过多的收藏必然导致严重的损失。

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地保持安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中,老子通过道的概念,阐述了名利与内心修养的关系:

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命名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初始的名称;有,是万物根源的名称。

因此,常常从“无”中,去领悟道的奥妙;常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边际。

这两者出自同一本体,但名称不同,都称为玄妙。

玄妙再玄妙,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径。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段话中,老子强调了稳重和宁静的重要性:

稳重是轻率的基石,宁静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明智的人整天行事都不离辎重,即使面对奢华享受,也能淡然处之,不被所惑。

为什么拥有万辆兵车的君主,却轻视自身而轻率地治理天下呢?轻率会失去根本,躁动会失去主宰。

这些原文都体现了老子倡导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和保持内心平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