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小记》是一部明代的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主要表达了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共一千五百余则,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
《幽窗小记》原文与解释
原文
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解释
饮用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现今世人沉迷于俗世事务,整日追逐名利声色,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朝廷职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美妙的声音、美丽的容颜、高车大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
原文
澹泊之守,镇定之操
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
解释
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定自若的品格,还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磨炼。
原文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醉雪宜夜,清其思也;醉得意宜唱,宣其和也;醉将离宜击钵,壮其神也;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指下之馀是何音?
解释
面对荣辱不惊,悠闲地看着庭院前花开花落。对去留无动于衷,随意地随着天外云卷云舒。醉酒后适宜在夜晚赏雪,以清醒思绪;得意时适宜高歌,以抒发和谐;离别时适宜击钵,以振奋精神;月夜焚香,弹奏古桐琴,便觉得万般忧虑都已消散,杂念尽除。琴声过后还剩下什么声音呢?
原文
凡静室,须前栽碧梧,后种翠竹;前檐放步,北用暗窗;春冬闭之,以避风雨;夏秋可开,以通凉爽。然碧梧之趣,春冬落叶,以舒负喧融和之乐;夏秋交荫,以蔽炎烁蒸烈之威。
解释
凡是安静的房间,前面要种碧梧桐,后面要种翠竹;前面的屋檐要宽敞,北面要设置暗窗;春夏秋冬要关闭门窗,以躲避风雨;夏秋时节可以打开门窗,以保持凉爽。然而,碧梧桐的乐趣在于春冬落叶,可以舒展开喧嚣和和谐的快乐;夏秋时节树荫交叠,可以遮蔽炎热和炽烈的阳光。
总结
《幽窗小记》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文人雅士应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全书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其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