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提出的“五字六戒”是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具体如下:
五字
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
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
六戒
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这句话告诫我们,长久获利之事往往隐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而众人争夺之地则可能布满荆棘。在决策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避免盲目跟风,陷入不必要的竞争之中。
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应全面、客观,不因小过错而否定其整体价值,也不因小怨恨而忘记他人曾给予的帮助。这种宽容与感恩的心态,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
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这句话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与狭隘,告诫我们应避免通过贬低他人来掩饰自己的不足,也不应过分炫耀自己的长处而嫉妒他人的优点。真正的智者,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它强调了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利益应当共享而非独占,决策时则需保持独立思考,避免被众人的意见所左右,导致决策失误。
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句话直击人性中的两大弱点——懒惰与傲慢,提醒我们无论资质如何,都需保持勤奋与谦逊,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这句话强调了在办理大事时,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
这些戒律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也是曾国藩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对于后人来说,这些准则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