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壹法。”
孔子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
“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
庄子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
“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
“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孟子
“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
荀子
“学之道,贵以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
孙子
“文韬武略。”
管子
“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韩非子
“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
鬼谷子
“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
大学
“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
易经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禅宗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
这些语录涵盖了儒家的仁、道家、法家、兵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体现了国学智慧在人性世故方面的深刻洞察。希望这些语录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