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等三本书的经典话语包括:
不必於世事件件皆能:
世间之事,未必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强求事事精通,反而会让人身心俱疲。学会有所取舍,方能安然处世。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
在进退之间,需把握时机。不能退缩的时候,不要轻易退缩;该放手时,则要果断放手。
不镜於水而镜於人,吉凶可监:
不只是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外貌,而是从他人身上观照自己的行为,借鉴他人的经验,可以预见吉凶祸福。
不忮不求,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涵养工夫:
不嫉妒、不贪求,自然能达到光明磊落的境界。修身养性,需要保持警觉,不要放任自己的欲望,也不要刻意助长自己的执念。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情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世俗的风气愈来愈流于狡猾欺诈,但是,忠厚的人诚恳踏实,他们的稳重质朴,永远是世人行事的风范。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把聪明用错了地方,还不如一辈子谨守愚拙,至少不会出错。随便交朋友,倒不如整天闭门读书。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能够忍受被人欺骗的人,一定不是懦弱;自认为聪明的人,最终可能是糊涂的。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
一个人如果专注于追求内在的品德修养,那他对身外之物,就必然不会有什么过多的要求了。
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一个人喜欢穿着打扮,特别在意外在的华美,那他必定内在没有什么涵养。
小心谨慎者,必善其后,畅则无咎也:
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做事情往往能够善始善终。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待人接物都急躁、厌烦,这是做人的最大缺点。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
有志气和节操的人在处理事情时,考虑的是事情的是非曲直,而不是关注个人的祸福得失。
夙夜所为,得无抱惭于衾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每日回望自己的行为,确保不会有羞愧的事情发生。尽管时光已经辜负,仍然要积极面对未来,追求内心的成就。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教育小孩子应当严厉对待,严厉的态度能平定孩子心中的浮躁之气;对待小人应当用敬待的态度,敬待的态度可以感化其心中的邪气。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保持自己克制和谨慎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如今很多人难免沉迷于欲望,导致身心俱疲。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和朋友相处交往时,要用心留意并学习他们的优点长处;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言辞,必须要在平常生活里切实依照去践行。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家境贫寒没有办法时唯有力求节俭度日,自身愚笨也没关系只要勤奋努力就好。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稳妥恰当的话语,往往是朴实平常的言语,故而愿意聆听这类话的人并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这些经典话语不仅体现了修身养性的智慧,也涵盖了为人处世、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