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儿童教育的意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发展:
鲁迅认为儿童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知识、运动、思想等各个方面。他主张养育儿童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还要重视体育运动的培养,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独立思考:
鲁迅强调儿童应该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听从长辈的安排。他认为儿童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注重阅读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仅仅追求卷面的数量,并提倡儿童有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书籍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读书。
自由游戏:
鲁迅认为儿童的游戏应该是自由的,让儿童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反对一味地限制儿童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主张在儿童游戏的同时,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辅助活动,比如通过游戏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
保护天性:
鲁迅强调保护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认为儿童应该自由地成长,不受过多的束缚和限制。这种思想启示小学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现自己的潜能。
反对封建教育:
鲁迅对封建学校教育持批判态度,认为封建学校教育严重脱离儿童实际,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既定的行为准则,不允许儿童解放个性,不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想象,也不允许学生提出好奇的问题。
“幼者本位”观: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体现了“幼者本位”的观念,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提倡“乐学”。他认为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同一模型,无理嵌定”,从而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这体现了鲁迅对封建礼教于儿童天性束缚的反对,对儿童个性发展的认同。
综上所述,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出的儿童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独立思考、自由游戏、保护天性、反对封建教育以及“幼者本位”的观念。这些思想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