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始计篇》
解释了将领应具备的五种品质:智慧、信用、仁爱、勇敢和严明。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始计篇》
强调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性。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始计篇》
指出在对手没有防备或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虚实篇》
通过水的流动性比喻用兵应顺应敌情。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子兵法》
强调将领在战场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
指出置于绝境反而能激发士气,转危为安。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九地篇》
提出了对待撤退之敌和包围之敌的不同策略。
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
强调用兵作战应速战速决,避免长期消耗战。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谋攻篇》
指出了解自己和了解敌人的重要性,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兵势篇》
阐述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如治与乱、怯与勇、弱与强。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始计篇》
再次强调了根据有利情况制定策略的重要性。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九地篇》
指出将军在处理事务时应保持冷静和公正。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兵势篇》
强调以常规兵力与敌人对峙,以奇兵制胜。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
指出作战行动应基于利益,不利则应立即停止。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强调善于用兵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
强调周密的计划是取得胜利的基础。
兵者,诡道也。——《虚实篇》
指出战争是一种以欺骗和策略为基础的较量。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兵势篇》
强调清晰判断局势和自身实力的重要性。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军争篇》
指出胜利之师应先确保胜利,再发起进攻;失败之军则应先避免无谓的战斗,再寻找机会。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军争篇》
强调作战应慎重,避免无谓的风险。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争篇》
指出通过削弱敌人士气和动摇敌将心志来取得胜利。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强调用谋略取胜是最高境界,其次是通过外交,再次是兵力,最下策是攻城。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体现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智慧,也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