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的古语包括:
学者功夫,宁下而勿高,宁沉而勿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水已,遂成丈匹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一跃洞天三十六,到时凡骨也成仙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怨天,不尤人
言必信,行必果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外化而内不化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修行须存三、抱元、守一为初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31. 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3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3.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34.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5.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36. 求人不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37.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些古语涵盖了修身、励志、学习、处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古代先贤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