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后主孟昶的一首婉约词,描写了他在一个夏夜与花蕊夫人纳凉摩诃池上的情景,并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政权更迭的感慨。
上阕:夏夜避暑之境况
冰肌玉骨清无汗:用“冰肌玉骨”形容花蕊夫人的清雅宜人之美,超脱尘俗,与炎热的夏日形成鲜明对比。
水殿风来暗香满:水风轻拂,暗香四溢,绣帘半卷,明月照人,营造出一派清凉幽静、赏心悦目的环境。
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细腻地描绘了花蕊夫人乘凉时的恣意和慵散情态,连用三个动词,生动自然。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从室内的静谧到夜空的杳静,场景转换自然,抒情氛围浓厚。
下阕:惜时伤逝之感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即将到来的凉秋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权更迭的深深忧虑。
艺术特色
意境深远:全词通过描绘夏夜的清凉景象和花蕊夫人的娇媚情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情感真挚:词中不仅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还流露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语言优美:词句绮丽,音节谐婉,尤能道实,展现了孟昶作为词家的大手笔。
背景与影响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孟昶与花蕊夫人夏夜纳凉摩诃池上,其时孟昶已感知到自己的政权将要亡于他人之手。
历史影响:百余年后,大文豪苏轼据此词改写了《洞仙歌》,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
综上所述,《玉楼春》不仅是一首描写夏夜避暑的佳作,更是一首抒发迟暮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的婉约词。孟昶通过这首词,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的多情与无奈,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