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将小说命名为《祝福》,具有以下含义和作用:
暗示故事发生的时间: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祥林嫂的命运与祝福紧密相连,她的悲剧性结局发生在除夕夜,正是家家户户都在进行祝福的时节,这种对比和反差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形成强烈对比和反差:
祥林嫂在鲁镇人们忙碌着进行祝福的热闹场合中悲惨死去,这种对比突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使读者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和苦难。
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
祝福是一种祈求吉祥如意的民间习俗,但在小说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反讽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残酷和腐朽。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对底层民众,尤其是女性的压迫。
表达作者的同情:
鲁迅通过“祝福”这一题目,表达了对祥林嫂及其他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尽管小说中充满了祝福的热闹气氛,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却使这种祝福显得格外刺眼和讽刺。
综上所述,小说《祝福》的题目“祝福”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提示,更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有力批判,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底层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通过这一题目,鲁迅成功地将小说的情节、人物命运和主题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