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的创作背景如下:
书名来源
书名“十万个为什么”是借用了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真名为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伊林又是取自英国作家、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个诗句:“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出版背景
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受到鼓舞,希望为孩子们出版一些高质量的科普书籍。1958年,尽管经历了“大跃进”,编辑们意识到只有注重质量才是唯一的正道。
创作过程
伊林的作品以生动、易懂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深受读者喜爱。《十万个为什么》最初创作于1927年,两年后正式出版。
政治背景
《十万个为什么》的诞生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在他的《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和三个阶段》一文中,将我国的科普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其中“十万个为什么”属于“传统科普”阶段。
综上所述,《十万个为什么》这一书名源于伊林,而伊林则从吉卜林的诗歌中借用。这本书的创作和出版背景与当时的科普需求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旨在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科普知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