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与故事
富平津桥:杜预于西晋武帝太始十年(274年)建造,为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中,苻坚溃退至洛阳,慕容垂通过此桥渡河,后来叛秦自称燕王,史称后燕。
桥与诗句
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杜甫《野望因过常少仙》:“野桥齐度马,秋望转悠哉。”
苏轼《南歌子》:“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
苏轼《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溪桥晓熘浮梅萼,知君繫马巌花落。”
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铁桥石柱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
苏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其二》:“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苏轼《自浄土寺步至功臣寺》:“松间野步稳,竹外飞桥转。”
辛弃疾《江山庆云桥 其一》:“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无主。”
贾岛《题李凝幽居》:“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姜夔《扬州慢》:“桥边红药。”
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刘禹锡《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杨万里《过分水岭有感》:“金鳞影里风乍起,玉带桥头水自横。”
这些诗句和故事不仅描绘了桥的美丽和重要性,还通过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