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中论述为君之道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句: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这句话是文章的开篇,作者直接表明了自己对逐客令的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这句话通过比喻来说明,伟大的成就来自于包容和汇聚,王者应当不排斥外来的人才和民众,才能彰显其德行。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这句话指出,驱逐外来人才实际上是在帮助敌国,削弱本国人民,从而在外部树敌,这样的做法会使国家陷入危险。
“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这句话强调了国家强大依赖于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和士兵勇猛,而不是单纯依赖外来人才。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这句话列举了四位依靠外来人才成就大业的君主,说明外来人才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
这些句子共同构成了《谏逐客书》中关于为君之道的核心论述,强调了包容和重视外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