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句子是否独立成句,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和语境。以下是判断独立成句的几个关键点:
结构关系
独立成句的句子中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语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
标点符号
如果所引用的话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末的点号放在引号内。
如果引用的内容不是独立成句,而是作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则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提示语
如果引号内的句子前面有提示语,且提示语在引号内,则引号内的句子通常独立成句,句末句号放在引号内。
如果引号内的句子中间有提示语,且提示语在引号内,则需根据句子的完整性来判断。如果句子完整独立,则句末句号放在引号内;如果不完整,则句末句号放在引号外。
虚词
有些虚词如“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
特殊结构
独立主格结构虽然本身不是句子,但在句子中作状语,表示时间、原因、条件、伴随等。
示例分析
独立成句:
“说真的,你那两手就不坏”。
“独在异乡让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
非独立成句:
“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一个句子是否独立成句。关键在于识别句子中的结构关系、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虚词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