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棋的古文,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精彩的诗篇和赋文。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围棋古文:
三国·诸葛亮《围棋歌》
> 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晋·曹摅《围棋赋》
> 局则邓林之木,鲁班所造,雉方砥平,素质玄道,犀角象牙,是错是砺,内含光润,形亦应制。于是二敌交行,星罗宿列,云会中区,网布四裔,合围促阵,交相侵伐,用兵之象,六军之际也。
唐代杜牧《送国手王逢》
>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潇潇。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骠姚。 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消。
唐代杜荀鹤《观棋》
> 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 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 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 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唐·白居易《池上二绝》
>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
唐·孟郊《烂柯石》
>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馀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宋·范仲淹《赠棋者》
>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接胜如云舒,御敌如山止。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入险汉钭危,奇兵翻背水。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
> 围棋有手谈、坐隐之云。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
> 王中郎(即王坦之,官居北中郎将)以围棋为坐隐。
唐朝黄庭坚《题郑防画夹》
>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这些古文不仅展示了围棋的智慧和艺术性,还反映了围棋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围棋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