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这个词最早源于 戏曲,指的是 一场戏剧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在戏曲中,压轴戏通常由戏班中挂头牌的主要演员出演,而且因为一场戏往往持续五、六小时,观众可能不等终场就离座,所以戏班会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压轴戏上。
具体来说:
1. “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戏剧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2. 倒数第一个节目则称为“压台”。
3. 在现代社会中,“压轴”一词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戏曲,还可以用于形容各种表演、比赛或其他活动的最后一个节目或表演者。
4. 例如,在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往往作为最后一个节目出现,这就是一种“压轴”表演。
因此,“压轴”的意思是指 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倒数第一个。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