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别人为难,是一个人最大教养。有教养的人,会在出门时悄悄关门,不吵醒你;会在接到电话时跑到外面,不打扰你。他们用真诚、善良之心,与他人交往,不会让他人难堪,还会想办法去化解他人的难堪。
看破不戳破,也是一个人身上的基本教养。在很多事情上,人都或多或少有点难处。看到了他人的狼狈,选择不拆穿,是一种宽容和善良的表现。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会让他人为难,遇事能换位思考,给彼此之间留有余地。做人,各有各的苦,只有做到将心比心,凡事都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不让别人感到为难,这才是一种宽厚和善良的体现,也是做人最高的修养。
在人生中,要将智慧深埋心中,回归生活,才能遇事不乱。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人品、才华、幸福,才是属于自己的,其他都无所谓。在生活中,因为深爱,所以心疼。真爱你的人,必定懂你冷暖。也许爱你的人,会与你争吵,但不爱你的人,一定不会与你争吵,只会转身离去。人生就是如此,冷漠比争吵更无情。一个愿意为你付出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蔡康永曾经在《说话之道》里写道:“把话说好,收获最大的是我们自己。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或许,好好说话,就是将心比心,不让他人难堪,和人相处舒服,让自己有教养,让他人有尊严。”。
白落梅说:“心怀静怡,终能淡看世俗的丑陋,参透禅意的因果。人生在世,若是能善待别人,那自然也会受到别人的善待。不管身处怎样艰苦的境地,都不要想着为难别人,如此才能给自己留有后路。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会让他人为难,遇事能换位思考,给彼此之间留有余地。”。
《菜根谭》里说:“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一个有修养的人,一言一行之间,绝不会让他人难堪。总是于细微之处照顾他人的感受,维护他人的尊严。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与人为善,不让别人为难,自己收获的也是舒心和惬意。”。
人生在世,互相为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别人成功时多泼点冷水,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别人落难时,别落井下石,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为人处世,一直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而在这门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让别人为难。
晚清大臣李鸿章有一次处理公务,路过以前恩师的住处,于是打算登门拜访。他淡淡一笑,答道:“如果穿着这身官服去见恩师,恩师恐怕要对我行官民之礼。这不仅会让恩师难堪,也违背了我来看望他的本意。一身便服相见,我们都比较舒服。”随从听完后,立马对李鸿章的品行多了一分敬重。
作家雨果说:“最高的圣德是为旁人着想。”。
在浮躁的社会当中,我们说话办事,懂得与人方便,事实上就是给自己方便。可以说,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状态,就是懂得给予彼此的舒服。但是,这种舒服的前提是,内心里有足够的善意,拥有不让对方为难的情商。
综上所述,不让别人为难,不仅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更是一种高级智慧和善良。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是每个人应该学会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