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句诗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词人虽年老但壮志未减,渴望立功报国,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诗句含义
廉颇老矣: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因遭陷害去魏国避难。后来秦攻赵,赵王想再用廉颇,派使者去探望他。廉颇为求起用,一顿吃了一斗米的饭,显示了他虽然年老但身体壮实。
尚能饭否:这是反问句,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他还能吃得下饭吗?”言下之意是,廉颇身体壮实,不容置疑。词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虽然已到老境,但恢复中原的雄心犹在。
诗句赏析
自我比况:
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但仍有报国之志和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这种自我比况的手法,使得词人的情感更加真挚和动人。
历史典故:
廉颇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辛弃疾借用这个典故,不仅表达了对廉颇的敬佩,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情感宣泄:
词中通过对廉颇故事的叙述,辛弃疾宣泄了自己内心的郁勃不平之气,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背景与创作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当时辛弃疾已经66岁,任镇江知府。他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感怀词。
历史情境: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词人,对北伐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对南宋朝廷的妥协和投降政策感到愤慨。通过这首词,他表达了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诗通过廉颇的故事,表达了辛弃疾虽然年老但壮志未减,渴望立功报国,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这句词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也体现了辛弃疾作为爱国词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